精品项目

  • Home
  • 长江以南必看的8座宋代木构!

长江以南必看的8座宋代木构!



本文共5720字|预计阅读15分钟


往期我们说过的古代木构建筑,大多位于我国北方,而长江以南的木构建筑则遗存很少。因为在我们的印象里,南方多雨潮湿,木材容易腐朽,啃食木料的白蚁等虫害也更多,不利于木造建筑的保存。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里,长江以南都被认为不可能存在宋代以前的木构殿堂。


但,这并不是事实。在长江以南有八座学界公认的宋代木构建筑,其中:福州的华林寺大殿(964年)年代最为久远,第二古老的是岭南地区的肇庆梅庵大殿(966年),第三是宁波的保国寺大殿(1013年),第四是莆田的元妙观三清殿(1015年);而隐身于苏州观前街上的玄妙观三清殿竟然是江南最大的宋代木构!


这篇文章里我们就列举了这八座江南宋木建筑的主要看点,看看这些凤毛麟角为什么能留存至今,又有何地域特色?

年代:北宋乾德二年(964年)

位置: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国保: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林寺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屏山南麓,仅存的大殿是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堪称木构建筑“活化石”。如果你在福州只能参观一处古建筑,那么非这里莫属~


北宋乾德二年(964年),福州郡守鲍修让为求佛祖保佑,拆卸了闽王宫殿,利用所拆下来的材料在屏山南麓建了一座“越山吉祥禅院”,属于禅宗佛寺(此时福州尚属吴越国,所以华林寺大殿也可以说建于五代十国末期)。明正统九年(1444年),明英宗御赐匾额“华林寺”,沿用至今。

图源福州政协|华林寺大殿



现在的华林寺只保存有一座大殿,大殿的梭柱、丁头拱都是早期建筑的特点,最出名的就是其用材硕大——面宽仅三间, 大用材规格却超过了宋《营造法式》规定的最高等级规格,构件硕大,柱径、驼峰等构件尺度位居国内第一位;

图源鼓楼区博物馆|大殿内部



大殿铺作层高达3.57米,超过檐柱高度的三分之二,气势雄浑庄严;大殿四檐及内柱头上均施斗拱,大殿“足材”高度0.45米,为全国宋构之最;大殿有18根木柱,木柱之粗壮比起五台山南禅寺还略胜一筹,柱子以上全由斗拱支撑,采用卯榫结构,不用一颗钉子。


除了用材硕大之外,其建筑风格在全国宋代木构中独具一格,保留唐五代特征,很多手法是没有记载的孤例,有显著闽越地方特色,比如:梁架不用叉手或托脚,完全以梁上叠斗再置梁枋相叠而成,这种做法普遍见于福建、广东地区(潮州开元寺有十多层叠斗);


大殿的大柱全为梭形柱,即上下直径小、中间直径大,在梭柱上面装饰有肥硕的月梁,呈圆形断面,与北方近似方形的断面完全不同。这种木柱风格流行于南北朝时期,隋唐以后已不多见;


大殿的昂很长,从檐口直伸入内柱,被压在大梁之下,达到力学平衡;歇山顶的“厦两头”出际,形成独立的一缝屋架,因此在殿内抬头张望,可以看到次间的屋架依偎在明间栋架旁边;


还有前檐柱连续多跳的偷心造斗拱,这种做法具有非常浓厚的地方特色,不仅影响了后世闽地的民居建筑,日本镰仓时期的“大佛样”建筑风格也深受其影响。12世纪日本名僧俊乘坊重源专程来参观了福建各地寺庙的建筑手法和风格,如今奈良东大寺大佛殿的很多建筑细节都与华林寺建筑十分相似,华林寺大殿也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佐证。

年代: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

位置: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

国保: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妙观三清殿始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年),当时它是一处占地达24亩的庞大建筑群,是莆田第一座道观;后来重修于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再次重修,如今的规模虽已大大缩小,但仍是福建现存最大的宋代道教建筑群,被誉为“江南古建之花”。

图源福建文旅|元妙观三清殿



三清殿是元妙观的主殿,供奉的自然是道教的三清上神,重建于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其坐北朝南,面阔七间,进深六间。也许你会觉得大殿的外观不像是宋构,这是因为只有中间面阔五间、进深四间的核心部分才是宋代原构,外围一周是明清时增修扩建的副阶。

图源福建文旅|元妙观三清殿内部


图源福建文旅|元妙观三清殿



三清殿是典型的官样道观,重檐歇山顶结构,全部结构严谨。殿内20根柱子柱头微具卷杀,柱础为莲花覆盆形,两柱之间只施阑额,不用普柏枋;斗拱用材宏大,斗底作皿板形,拱偷心造;补间铺作前后檐各一朵,斗拱和椽檩之间有彩绘的道教图案,整座殿堂保存有浓郁的宋代建筑风格。


殿内现存有十块石刻,比如宋孝宗《赐少傅陈俊卿札碑》、陈俊卿谢恩表文碑、宋王禹撰《陈仁璧墓碑》、方昭书撰《祥应庙记碑》等等,其中最珍贵的是宋徽宗赵佶手书的瘦金体《神霄玉清万寿宫碑》,这块碑当时是颁布给全国、州道观立石的全国现存的三碑之一

年代:南宋嘉定二年(1209年)

位置: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

国保: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太尉宫位于福州市罗源县,始建于五代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南宋和明清多次重修扩建。

图源福州文物局|陈太尉宫



唐末时陈氏先祖陈苏随闽王王审知入闽,这里最初是陈苏为纪念远在河南固始的祖先而造,为陈氏宗祠;陈苏去世后,乡人感其功德,立像入祠奉祀,还在宗祠前建造宫殿,改称“大宫”;南宋年间,陈苏的第十五世孙陈庆在18岁时在抗金战争中战死,宋嘉熙三年(1239年)被追封为“都统伏魔太尉”,大宫扩建同时改称“陈太尉宫”。


陈太尉宫坐西向东,由宋代的正殿、明代的北配殿和清代的南配殿、戏台、两庑、宫门组成。其中正殿是整个建筑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中硕大的梭柱、月梁、皿斗都是闽地早期建筑的重要特征。1986年,通过碳十四年代测定技术,证实了正殿的部分构件确为宋代原构,存世已超千年。

图源福州文物局|陈太尉宫



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面阔开间的尺度宏大,甚至超过了北方的唐宋遗构;采用抬梁式与穿斗式混合构架;正殿的柱子采用“梭柱”的做法,且前殿殿身的六根柱子收杀显著,柱身粗壮有力;

图源福州文物局|陈太尉宫内部



皿斗也是殿内一大特点。所谓“皿斗”就是指斗出现呈弧形曲线的“斗敬”,使得斗的底部似有一块皿板。这一做法在北方的唐代木构建筑遗存中已经难觅踪迹,而在福建地区则得到了较为长久的保留(华林寺的斗拱底部也存有皿板退化的残迹)。日本中世时期奈良东大寺南大门受到闽浙影响,也可见“皿斗”。


如今,每逢农历初一、十五,陈太尉宫的香客络绎不绝;每逢重大民间节日,则由十三境轮流迎神,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年代: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

位置:浙江省宁波市西郊灵山

国保: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被称为“江南一绝”的保国寺始建于东汉,唐代时被毁,重建于北宋时期。大雄宝殿是全寺主殿,重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比北宋官方颁布的《营造法式》还早90年,被誉为“中国南方第一古建”。

图源保国寺景区官方|保国寺大殿



保国寺大殿为单檐歇山顶建筑,采用的是我国南方地区流行的三开间厅堂式构架,进深大于面阔,平面进呈纵长方形,这在同时代的佛殿建筑中极为罕见。

图源保国寺景区官方|保国寺大殿内部



令之闻名于世的还属其精湛绝伦的建造技艺:大殿用材硕大,斗拱结构复杂,用材断面高宽比为3:2,达到最高出材率和最强受力效果;大殿仅利用斗拱之间的巧妙衔接和精确的榫卯技术,不用一枚铁钉就将建筑物的各个构件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就承托起了50多吨的屋顶。

图源保国寺景区官方|保国寺大殿前檐心间柱与阑额 图源保国寺景区官方|保国寺大殿前檐心间柱与阑额


保国寺大殿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虫不蛀,鸟不入,蜘蛛不结网,梁上无灰尘。要知道在江南地区多雨潮湿、台风频繁,一座木建筑不仅屹立千年不倒,而且始终保持着不腐不蛀不落灰的状态是非常神奇的。其实这与三个因素有关——


一来是因为木材。保国寺采用的是黄桧(guì)木,这种木头可以生长两千多年,木质坚硬质地细腻,含有的刺激性的香味可以避免鸟雀虫蚊靠近(可惜黄桧木在中国大陆已经绝种);

图源保国寺景区官方|藻井

完美电竞官网


图源保国寺景区官方|藻井



二来是因为梁架。大殿在前槽天花板上巧妙地安排了三个与整体结构有机衔接的镂空藻井,错落有致、如鱼鳞般层层相贴的斗拱和天花板、藻井一起遮住了大殿的梁架,所以乍一看整个大殿是没有梁的(所以大殿也被称作“无梁殿”),也让鸟类没有了筑巢的空间。


三来是因为建筑结构。大殿上层有许多采光口和通风口,形成了一个别致的“风道”,外面的空气进入“风道”形成回旋气流,回旋气流不停地在保国寺的大殿里旋转,而且还可能产生了类似超声波的声波,使飞鸟不敢接近,房梁上不容易落灰。


除此之外,它的屋架采用不对称形式,使得礼佛空间更大;左右斗拱略有差异,可能与浙江一带工匠喜欢分边施工、暗暗竞技有关(称作“劈作”),这是现存最古老的“劈作”实例;

图源保国寺景区官方|大殿瓜棱柱



殿内的四段合瓜棱柱是中国最早的实例,柱身有明显的侧脚,既省材又牢固美观,为现存古代木构建筑中所少见;阑额两肩有卷杀,额下采用了蝉肚绰幕构件,额枋上的彩绘可以看到留出了八块白色,为宋代《营造法式》记载的“七朱八白”实例,颇为罕见。


保国寺大殿营造时正值“海上丝绸之路”的全盛时期,宁波作为重要枢纽,保国寺所代表的地域建筑文化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日本、高丽等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比同时期的日本、韩国木构建筑,都带有明显的中国宋代区域建筑特色。而保国寺大殿作为该时期现存唯一的实物遗存,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年代: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

位置: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

国保: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去苏州旅游,观前街几乎是必去的一个地方,但你知道观前街的“观”指的是什么吗?没错,此“观”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玄妙观,观前街就是依它而兴。

图源玄妙观官方|玄妙观三清殿



玄妙观始建于西晋,历经数次损毁重建后,现存建筑中最大的的看点便是主殿三清殿。三清殿重建于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面阔九间,进深六间,屋顶为重檐歇山式的青灰简瓦顶,总占地面积(基台加月台)约1945平米——也许很难想象,这座隐身于热闹街市的建筑竟然是江南最大的宋代木构


以《营造法式》为参照,你能看到三清殿的许多宋式特征:柱础是典型的宋覆盆式柱础,素平不施雕饰,简洁大方不事张扬;下檐补间铺作使用斜向的下昂,后尾挑斡上施斗与令拱,与《营造法式》的“飞昂制度”相符;转角处补间铺作与转角铺作的昂尾共同承托角梁,这也是典型的宋代江南做法;三清殿最为经典的斗拱是其上檐内槽中央四缝六铺作上昂斗拱,为全国现存孤例

图源玄妙观官方|玄妙观三清殿殿柱



殿内神坛西侧有“老子像碑”,是目前国内仅存的两块之一,据说是唐吴道子绘像、唐玄宗题赞、颜真卿书、宋代刻石高手张允迪摹刻,故被称为“四绝”碑,在书画史上举足轻重。另外可以留意下殿前的钉钉石栏杆,为五代遗物,年代比大殿还早~

图源玄妙观官方|老子像碑


年代:北宋至道二年(996年)

位置: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

国保: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说到岭南,我们都会想到这里气候炎热潮湿、虫蚁较多,不会把千年前的宋代木结构建筑和这里联系起来。事实确实如此,木构在这里难以保存,但也有例外——肇庆的梅庵大殿。


梅庵是为纪念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在此插梅而建,有“千年古庵,国之瑰宝”之称。其中的大雄宝殿是梅庵最为重要的建筑,始建于北宋至道二年(996年),是岭南地区唯一一座超过千年的木构古建

图源肇庆文旅|梅庵大殿



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开间,原建时应该是四柱三间,单檐歇山顶,后两边增加山墙,改成硬山顶,四柱五间。大殿的建筑结构尽显宋代建筑风格:

图源肇庆文旅|大殿斗拱



斗拱与檐柱高的比例为2:5,为北宋早期特色;斗拱用“足材”,拱头无拱瓣,斗底皆刻皿板,为较早形制;前后檐柱“侧脚”,增加梁架的稳定性;檐柱和金柱都是好梭形柱,也是古制;


明间4.84米,两次间各宽3.16米,与宋《营造法式》相符;梁架为十架椽,屋前后乳袱用四柱,前檐斗拱为外转七铺作单抄三下昂,拱枋用串拱木贯穿紧固,结构和技巧别具一格,完整地保留了宋代木构架的形制和做法,而且具有浓郁的岭南特点,为广东现存宋代木构建筑的孤例,在全国亦属少有。

年代:北宋康定元年(1040年)

位置: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

国保: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诏令全国挑选十大州郡各建大寺,以“开元”名之,潮州开元寺便是其一。若要论开元寺里最有价值的建筑,当属“仪门”天王殿,也就是寺院的第二道大门,也称“二山门”“过殿”。

图源潮州开元寺官方|开元寺天王殿



天王殿是宋代康定元年(1040年)重修开元寺的时候所建,1983年天王殿落架大修时,专家对部分残损构件进行碳14测定,断定其至迟为宋代遗构。80年代初期,香港李嘉诚以母亲的名义独资重修了天王殿,如今它是全国汉地佛教寺院同类殿堂中最大的天王殿。


天王殿为单檐歇山顶,高9.85米,深15.77米,阔50.5米,共十一间三门,建筑面积797平方米,十分高大开阔。

图源潮州开元寺官方|天王殿梁架、斗拱



天王殿的殿柱采用“完全木柱”、“木柱与石柱相衔接”、“完全石柱”的三种形式,分别有抵抗强风、消减震荡的作用;全殿采用抬梁斗拱构架,没有用一根钉子,全凭木榫紧密衔接,用斗拱叠起支持,斗拱最高达十一层,将整座大殿的主要承载力分传到殿中的内柱承载;屋脊采用了不同色调的彩瓷片,镶嵌传统特种工艺“双龙朝宝”和祥云卷草装饰,将腾龙、火珠、水纹、云纹融于一体。


天王殿结构用料的特点是建造大建筑物却用料规格小,全殿木构架几乎无任何雕饰,这也是早期古建筑的特征。它的平面布置、立面构图与梁架结构均保留了不少汉朝和南北朝时期的特点,十分珍贵。

年代: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

位置: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

国保: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岩寺坐落在四川省江油市窦专山上。它始建于唐,相传唐代窦耑在此开山修道、建筑宫观,在明末被毁,现存建筑大多为清代重建。其中的飞天藏殿建于宋淳熙八年(1181年),是四川地区现存最古老也是唯一的宋代木构建筑

图源绵阳文旅|飞天藏殿



殿内藏有道教文物“飞天藏”(又名“星辰车”),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道教飞天藏,也是现存宋代小木作的重要实例。


藏身高9.82米,外壳直径7米,由下而上分为四层,依次为平座、腰檐、天宫楼阁、宝顶,尤其腰檐与天宫楼阁排列有道教木雕人像,雕刻精巧,是我国唯一现存的宋代道教木制转轮经藏


在飞天藏的梁枋上,保存着宋代的彩画,并施有沥粉技法,是建筑彩画中用沥粉的最早实物;另一大奇特之处在于整个藏身不沾一颗铁钉,全由珍贵楠木穿斗而成

长江以南必看的8座宋代木构!

发表评论